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中市对外宣传服务中心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勤耕不辍二十载 扎根土地为“三农”——访四川昶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郁儒

2023-8-11 10:40|编辑: 石凤琼| 查看: 64853| 评论: 0 |来自: 四川昶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放大 缩小
简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四川昶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郁儒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通江是革命老区, 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 更是驰名中外的“银耳之乡”“红军之乡”“溶 洞之乡”。诺水河穿越崇山峻岭,蜿蜒流经川东北重镇通江,亲吻了河中大小河石,不舍昼夜 向南奔腾,细卷的浪花在白云下神化,将寂静的大山唤醒,留下“龙虎斗 ”、“青龙过江的美 妙传说。脉通通江县至诚乡村, 润养赤色的山岩和贫瘠的土地, 渴望拓荒者奋力举臂。2015 年春, 四川昶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郁儒来了,至城镇多了一盏灯,他成为前行的领路人。

作为沙坝上的举旗人 ——陈郁儒,他在川东北至诚镇这块千年古镇的贫瘠土地上展翅搏击, 不懈耕耘,播下了春天的故事,收获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希望。

“至诚镇为丘陵地区的农业开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子。”

“至诚镇是一面有通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的旗帜。”原中共巴中市委书记李刚以他深邃的目光, 哲理的思考,对陈郁儒的业绩作了最为精辟的概括。

党恩浩荡 春意盎然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首歌走红大江南北。而 这首歌也是通江商人的性格写照:善观时变、顺势而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 恋族爱乡、回馈桑梓。

陈郁儒,唱着《爱拼才会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000 年夏天,陈郁儒大学毕业后进入四川省贸促会工作,先后做过报社编辑,电视台记者, 事业顺风顺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正在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时候,思维超前的陈郁儒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 辞职到农村和 农民一起干。

他在辞职报告中写道 : 通江是革命老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更是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 乡,更爱通江,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习近平 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支持革 命老区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 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习总书记的讲话对我触动很大。 敢冲敢闯,勇于创新就是习总书记对我们年轻人的殷切希望。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深知农民群众 的甘苦, 最牵挂他们的温饱富裕。我从小就爱农村长大, 看到农民不懂科技, 观念滞后, 传统耕作, 粗放经营,种植单一,效益低下,心里就十分不安。我想创办一家公司,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转化 为生产力,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 ”

全面转型 跨越发展

2015 年那个丹桂飘香的金秋, 巴中市返乡创业号召拉开大幕, 全市首批返乡创业示范单位—— 四川昶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通江县至诚镇莲花村挂牌成立。陈郁儒从成都农科院聘请专家,技术员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研发了先进的矮化密植丰产赶黄草栽培技术,并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和技术承包工作。不仅带动了就业也带动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

2016 年, 陈郁儒带动 168 户农户种植赶黄草 613 余亩、年产赶黄草原材料 103 吨, 实现农户 亩产 7800 元收入,真正意义上把赶黄草变成了金钱草。

2019 年 3 月,是松尖村樱桃花盛开的时节。为了心中那个璀璨的梦想,陈郁儒带着他的团队 来到松尖村内的一个荒山群带。这里,除了有敬业奉献的镇党政班子外,只盛产那清冷的月光和 嶙峋的乱石。陈郁儒和他的团队把魔芋研究所的吊牌挂在了坡上。这也许是全世界最简洁、最没“脸 面”的科研机构。然而,它实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注定要迸发奇迹的“潘多拉”之所。

那段日子, 陈郁儒带领乡亲们何等艰苦卓绝奋战在这片处女地上。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 陈 郁儒将魔芋产业引进通江。通过与多所大学进行深度合作, 成功培育出可规模化种植的“黄金魔芋” 和“花魔芋”品种育种示范基地近 138 余亩,松尖村终究升起了皎洁迷人的月光。来年初秋,陈 郁儒的昶永农业公司建成商品魔芋基地 336 余亩, 带领 76 农户, 133 人发展致富, 年产值 330 万元, 农民增收 8000 元,集体经济增收 13 万元。同时教会了 30 名乡亲学到了魔芋栽植技术。

此后, 以“黄 金魔芋”和“花魔芋”为主的特色产业出现在通江这片热土上。

2021 年元旦前夕, 一场大雪给巍巍空山披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刚刚参加完“四川省诚信企业” 授奖大会的陈郁儒,挂牵着公司的业务,谢绝了媒体单位作报道的邀请,风尘仆仆地来到空山国 营林场黄牛养殖基地。陈郁儒记得,这已是空山人第三次来请他了。每次来,他总是细心察看,

同农场主和农民摆谈,共同探讨空山黄牛养殖产业化问题。“这真正是干事业的人”,陈郁儒对 他们产生了敬意。这次当空山人再次邀请时,他愉快地答应了。

迎着空山之巅凛冽的寒风陈郁儒伫立在高高的空山观景台。他眺望远方,常带微笑的脸上却 是眉头紧锁,神色凝重,是他为空山土地的贫瘠,面目的荒凉而犹豫而畏缩吗 ? 不,他是在思考 :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突破以前“建基地、教技术、卖商品”的开发模式,在更高的层面上实 施产业化经营,为更新农民观念,调整农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塑造新一代农民,作一些 实践和示范。

在空山镇党委、镇政府协调空山国营林场黄牛养殖基地开发的座谈讨论会上, 所有权、承包权、 经营权、几权分离, 产业导向, 市场化数字农业等新鲜的名词术语和概念、案例, 陈郁儒信手钻来, 应用自如。在座的干部不断微笑点头, 产生了一个共识 : 陈郁儒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农民, 他在关注、在思考,在用自己的行为探索通江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陈郁儒是土生土长的通江人,深刻了解家乡的优势与需求,并继承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融合一二三产业,陈郁儒对巴山牛鲜活产品进行深加工。选用空山黄牛后腿肉和里脊肉, 采摘所需中草药进行浸泡腌制 72小时后自然风干,晾晒 45 天后制成牛肉干,畅销全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目前,昶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形成了以有机食用菌、蔬菜、富硒茶叶、道地中药材、有机水果、有机养殖等核心的区域有机农业产业体系。

当下,陈郁儒正在积极布局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构建魔芋全产业链与生态体系, 建设集魔芋种繁育、种植技术指导服务、魔芋产品收购、深加工、销售、品牌运营、电商建设为 一体的全产业链条,逐步实现魔芋种植与加工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致力于打造通江本地特色 农业品牌。

勇挑重担 砥砺前行

陈郁儒创办的四川昶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三产融合企业,更是通江县农民工服 务中心返乡创业明星企业、巴中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企业,重点培育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产 业发展和市场拓展同推进,经济建设与社会责任共担当。

有机农产品成为通江的特色产业与全国知名品牌,是全体通江人奋斗的结果。昶永农业有义 务, 更有责任维护品牌信誉, 树立品牌形象。 一直以来, 昶永农业积极用实际行动发扬红军精神,塑造秦巴特产天然健康的声誉。在高标准、严要求之下,凭借着卓越的产品质量, 四川昶永农业 发展有限公司 2019 年荣获“AAA”诚信企业、“AAA”诚信经营企业、“AAA”诚信供应商、“AAA” 资信企业;2022 年公司被中国工商银行融 E 购平台评为优质供应商;2021 年, 2022 年公司连续两 年被四川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经信厅等 25 个省级部门评为“四川诚信企业”。更是通江唯独 一家获得如此殊荣的企业;2023 年,公司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明星”。

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陈郁儒认为,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就能造就成功创业的基础。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陈郁儒还当选为通江县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在“双助” 和“聚引帮”活动中,积极主动参加视察调研、专题协商、小微协商、委员沙龙等活动,主动为 贫困户和家乡的建设发展捐款捐物 10 余万元, 先后参与社会调查 30 余次, 积极深入到至诚、洪口、董溪、九层、龙凤、沙溪、涪阳、回林、烟溪等 10 多个乡镇 30 多个村, 围绕民生工程、产业发 展、农业品牌建设、商贸流通等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难点, 热点话题进行调查研究, 撰写调研报告,反映“三农”问题提案,陈郁儒提出的《关于通江县主导产业发展的路径思考》《关于进一步发 展通江品牌农业的建议》、《关于开展“通货出山”行动工程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发展通江 民营经济的建议》《关于做大做强通江魔芋产业的建议》等提案被县政协定为重点提案、优秀提案, 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2017 年陈郁儒被巴中市农业农村局、农委、扶贫移民局等 8 个单位评为“优秀乡土人才”。2017--2022 年多次被通江县政协评为“建言献策”“专项双助” 履职先进个人。

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 身着黑色西装的陈郁儒, 随和的笑容中, 总是透露出一股特别的自信, 举手投足之间,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男儿本色。他一边为我们泡茶,一边闲聊般的回答着 我们提出的问题。他的创业故事, 如眼前透亮的茶汤一样, 在时光的长河中, 一点点沉淀它的香味, 久久不散。

通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由于受客观自然环境的制约, 20 多万农民工外出务工深入骨髓, 崇尚“北、上、广、深”离乡背井、出外谋生的打拼精神。陈郁儒的家族同样也有着这种浓烈的 创业基因。从小陈郁儒就耳濡目染,看着勤奋的父亲为生活奔忙。这种敢拼敢闯的精神, 自己那 时起就已经深深启蒙了他。

通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 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水岭”——大巴山山脉之米仓山东段南麓, 有着“中国红军之乡”、“中国银耳之乡”的美誉。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上,通江曾留下了 浓墨重彩的一笔。红色通江遍布着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的足迹,孕 育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 四川昶永农业借助大巴山与秦岭的区位优势,砥砺奋进、努力拼搏, 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 绿色农业,走出一条独特的“红色记忆 + 绿色希望”的发展之路。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 四川昶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是一家专注于绿色食品研发、 生产与销售的现代农业开发公司。公司秉承“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安以质为本, 质以诚为根” 的经营理念,积极探索绿色农业模式,在四川的秦巴山区、川东北富硒核心带建立种养植(殖) 和生产科研基地, 围绕大健康产业, 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的有机食品, 满足亿万家庭的健康需求。

“我们通江人有一个特点, 难做的事情、没人去做的事情, 我们更乐意去做, 这样才有意思。 只要有发展,再艰难的事也愿意做!”

来,品尝一下我的赶黄草茶,陈郁儒笑着说: “或许是从小生活在农村,和家里的创业氛围有关吧,从内心深处来说,我喜欢农村,更喜欢发展特色产业。虽然发展农业产业起起伏伏,有 挑战性,对自己来说,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成就感”。

“坚持做事、不停地做事,事情做多了,就有聚沙成塔的效果”

赶黄草与魔芋产业仅仅是通江特色农产品的一小部分。如今,通江县被认证为国家农产品质 量安全示范县,500 余万亩的耕地为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近 100 个农产品认证为“三品一标”产 品。通江银耳凭借其生态品质与营养价值, 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江空山黄牛全年生态放牧, 肉质细嫩、风味独特,于 1982 年被国家农业部收入世界牛种名录 …

“商者无疆,在不断的挑战中勇往直前”,在这几年的从商生涯中,陈郁儒常常用这句话鞭 策自己。

多措并举 精准施策

通江不缺优质农产品, 缺的是销售渠道。为此, 陈郁儒投资建设秦巴特产网和秦巴特产商城, 创新发展“5+”商业模式, 多渠道地将通江的银耳、香菇、黑木耳、通江空山黄牛、农家土猪腊肉、 腊肠、银耳核桃仁、通江魔芋豆腐、野生天麻等特色农副产品销售至全国 30 多个省市。

2020 年至今, 陈郁儒瞄准需求抓对接,破解产销难题,创新“5+”商业模式,多渠道、多举 措推进“巴中造”名优特产抱团发展。

一是“互联网 +”。陈郁儒主动对接中国工商银行融 E 购、国务院 832 平台、中国扶贫网等 全国知名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 自建“秦巴特产·中国”三级分销平台形式,引导生产和购 销企业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把当地农特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累计销售“巴中造”通江银耳、 黑木耳、空山黄牛、农家土猪腊肉、通江魔芋、空山核桃、脱水蔬菜等农产品 100000 余单,销售 金额达到 1000 万余元。

二是“展会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陈郁儒借助“川货全国行”平台,带领巴中乃至 通江境内企业参加国内外展示会、交易会、采购洽谈会、投资贸易会累计达到 50 余场次,组织企 业开展进商圈、进商超、进社区活动 100 余场次,销售金额达到 800 余万元。

三是“品牌 +”。陈郁儒先后对“巴中造”农产品进行品牌包装策划, 注册了“巴山红”“巴山谜”“秦巴乌蒙娇”商标,覆盖精品干果、米面粮油、农副产品加工、中药材、畜禽腌腊等产 品品类。目前已有 20 多个产品通过国扶办认定的全国 832 扶贫产品目录。

四是“直营店 +”。通江的银耳、南江的黄羊、空山黄牛肉、平昌的花椒……分别走进重庆、 成都、深圳、广州专业直营店, 在对口帮扶城市、单位、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龙头商贸企业、 农贸市场等设立消费帮扶专柜、专馆、专区, 已设立消费帮扶自售智能柜 5 台、消费帮扶专馆 5 个、 消费帮扶专区 20 个,线下展示面积近 2000 平方米,100 多种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实现农产品销 售额 2000 多万元。

五是“对口帮扶 +”。近几年以来,陈郁儒一如既往的加强与工行的对接和联系,筹划推出 以通江银耳、香菇、黑木耳、农家土猪腊肉、腊肠、银耳核桃仁系列产品、脱水蔬菜等多种农特 产品组合的套餐,销售额达到千余万。

六是“商协会 +”。在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的领带下,陈郁儒带头筹建商会,带领 8 名政 协委员企业广泛协商,成立工业园区“政协委员之家”,引领 33 家企业组建了“通江县工业园商 会”,引领商会加强对外联系, 先后拜访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全国农业展览馆、川商总会、成都市农产品流通协会、巴商总会等 130 多个商协会, 整合资源, 发挥商协会作用, 甄选通江银耳、 黑木耳、香菇、空山黄牛、农家土猪腊肉、腊肠、通江魔芋、空山核桃、高山富硒茶等上百种农 特产品走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在招商引资方面,充分聚合人脉资源,成功引进“832” 平台产地仓落户通江, 利用国家消费帮扶模式 , 加大“832”平台通江产地仓运营, 将解决 1000 人 就业 , 按照“生产、技术、品牌、价格、物流”五统一原则 , 采用“品牌 + 新媒体 + 直播带货”向 全国推销通江特色产品 , 将全国销售数据赋能到通江县 GDP 销售量上来 , 预计可实现直播带货年销 售 1000 万元 , 创税 300 万 ,“832 平台”通江产地仓年销售 1 亿元 , 创税 1300 万元。

对以上的业绩,陈郁儒并不满足。

谈到创业中最难的事,陈郁儒坦言: “公司管理是最难的,比技术操作更难。为此,就需要 有完善的制度,用制度来管理。”

对一个男人而言,以个人能力和个人素养为基石,以家庭和事业为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了生命 大厦。然而 , 对于一个优秀的男人来说,还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责任感。

除了公司的事, 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公司的事, 家里的事, 都是份内的事, 更应该去做。 如果不做,自己的家人、员工该怎么办呢 ? 要让他们过得更好更滋润 ! 自己也时常有压力,别人把 企业做得那么好,我就应该做的更好 !”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笔者一行能深切的感受到那种骨子里散发出的刚毅坚卓的奋斗精神。正 如他在办公室里悬挂的那幅“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样,一个有 深厚品德的人,才能成为社会栋梁。 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才能成为时代英雄 !

陈郁儒表示: “要做行业标杆企业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我认为关键是信心、恒心,持之以恒就能做到。”他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那些不能实现理想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坚持。 谈到从商之道, 他说,和为贵, 义为尊,和气生财、信义第一。天下陈氏出义门, 川商诚信值千金。

作为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明星, 陈郁儒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致力振兴乡村经济, 发展现代农业, 造福一方水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客服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