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中市对外宣传服务中心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一朵银耳 “开”出百亿级产业集群

2025-7-4 17:00|编辑: xbbzw| 查看: 5050| 评论: 0 |来自: 巴中日报

放大 缩小
简介:发展目标银耳作为全市特色农业产业,通江县确立“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发展路径,明确提出“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到2027年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产业规模培育耳林资源155.3万亩,建成省四星 ...

发展目标

银耳作为全市特色农业产业,通江县确立“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发展路径,明确提出“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到2027年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

产业规模

培育耳林资源155.3万亩,建成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家、规上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常年接种段木银耳100万袋,产干品426吨、木屑银耳鲜品820吨。招引落地8家精深加工企业,开发银耳精深加工产品50余种。2024年,一产产值11.76亿元,综合产值35亿元

科技推动

依托市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建成通江银耳生物室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成功选育“工银1号”“巴山3号”菌种,在单产和抗逆性方面都有较大提升。建设通江银耳溯源大数据平台,实现菌种培育、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和产品销售全环节监管追溯

打响品牌

通江县已绘制银耳产业发展图谱、重点企业鱼鳞图,建立了人才库、企业库、项目库;构建起涵盖菌种培育、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条,创新“耳林共生”生态农业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循环农业示范案例。通江银耳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欧盟有机认证”等多项殊荣;在2024年中国食药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单中,品牌价值达96.61亿元

中国银耳之乡通江

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通江。通江银耳,享誉海内外。

去年,特色食用菌被列入全市“5+2+3”产业体系下19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品牌价值达96.61亿元的通江银耳正深入实施“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战略,主攻食品、化妆品、医药保健品三大方向,朝着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阔步前进。

做大基地规模:小银耳奔向大产业

通江银耳的珍贵,源于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生动描绘了通江银耳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中生长的奇妙景象。这样的场景,真实可观。

7月2日清晨,一场夜雨后,通江县陈河镇西浴溪村的干岩山(小地名)云雾蒸腾,景色如画。山脚下的70个耳堂沿着小溪沟井然有序排列,耳堂内一根根1米左右长的耳棒整齐堆码。放眼望去,一朵朵洁白的银耳悄然绽放,眼下正是银耳的采收季节。

陈河镇西浴溪村村民采摘银耳

西浴溪村党支部书记何仕凯介绍,这70个耳堂均属于村集体产业,种植的品种是通江县新研发的“巴山3号”银耳品种。通过测算,与普通品种相比,不仅朵型更大、颜色更白,出耳率高出14%,干耳增产15.01%,且蛋白质含量高达8.09克/100克,比普通品种高18.27%,改种的“巴山3号”预计今年能为西浴溪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0万元左右。

这段时间,同样忙着采摘银耳的还有陈河镇陈家坝村银耳种植户龙方荣。他今年种了2000袋菌种,到现在已经收获1500多斤鲜银耳,收入近9万元。”龙方荣笑着说,“前期下种早,5月中旬就开始第一次采摘,这已是第7次了,最多的一次收获了300多斤鲜银耳。”

陈家坝村地处通江银耳核心产区,为发展银耳(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当地创新采用“政府发动、村集体组织带动、专合社推动、农户联动”模式。目前,该村已成立1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150余个专合社和种植户参与,种植7万余袋菌种,预计产出鲜银耳18万斤左右,价值超1000万元。

陈家坝村村民在河水中清洗刚采摘的银耳

放眼通江县,以通江银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已形成以陈河、涪阳、新场为核心,辐射火炬、胜利、诺水河等12个乡镇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县银耳用种量达120万袋,预计产量可达280吨,实现产值2.8亿元,走出了一条安全高效、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基地是产业发展的“顶梁柱”。

通江县已培育耳林资源155.3万亩,建成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家、规上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常年接种段木银耳100万袋,产干品426吨,木屑银耳鲜品820吨;招引落地8家精深加工企业,开发银耳羹、银耳蜂蜜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50余种,持续推动通江银耳产业全链发展。

通江县还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全力构建“一带两区三园百基地”现代特色产业格局。在基地建设上,建设小通江河流域段木银耳栽培发展带,集中打造通江银耳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核心示范带,辐射引领东部片区段木银耳栽培。以陈河、涪阳、新场环线为重点,全力打造段木银耳原生态生产核心区。集中建设高明银耳科创文化体验及精深加工园、壁州创谷电商产业园、春在木屑银耳标准化种植及精深加工园等。到2027年,建成100个通江银耳(食用菌)适度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争创通江银耳(食用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做强科技支撑:一朵银耳的“七十二变”

通江银耳素有“耳中极品、菌中魁首”之美誉,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欧盟有机认证”等多项殊荣。在2024年中国食药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单中,通江银耳品牌价值已达96.61亿元。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银耳亦如此。

段木银耳

去年,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通江县选育的“巴山3号”“工银1号”银耳新菌株进行品种认定。2个新品种的芳樟醇、多糖、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同时具有产量高、耳片厚、胶质多、易炖化、抗逆性强等特点,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得到专家组一致肯定。

2个银耳新菌株亲本均来源于通江县涪阳镇,经通江银耳科研所和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专家长达4年的纯化、筛选、提纯、配对、品比育成。同时,相关专家建议进一步开展品种和栽培技术的配套研究。今年,通江县已在大小通江河、高中低海拔地区开展试点种植,备受好评,为特色食用菌发展提供了坚实种源支撑。

做足做活农业“从头到尾”大文章,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位于通江县春在食品医药产业园内的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精选出来的银耳经过清洗、罐装、高温蒸煮等工序后,被加工成银耳羹、银耳露、银耳活性液等各类产品。公司副总经理蒲晓明介绍,除了银耳露、壁州银耳酒等饮品外,还成功研发了洗面奶、面霜等化妆品,以及洗衣液、洗手液等洗护产品,去年销售额达2400余万元。

据了解,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菌丝置于特制的木屑基质中精心培养,将生长周期缩短至约45天采一季,既满足了工业化需求,又提升了银耳品质。公司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菌物学家李玉院士团队、四川省农科院科研团队达成合作意向,力争成为通江银耳全产业链的“专家型”企业。

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银耳产品

为把特色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江县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依托巴中市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建成通江银耳生物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成功选育的“工银1号”“巴山3号”菌种,在单产和抗逆性方面都有较大提升。同时,建设通江银耳溯源大数据平台,实现菌种培育、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和产品销售全环节监管追溯,成功培育裕德源、漫山红等从事通江银耳生产、加工的新型经营主体35家,引进未来生物、福建好彩头、祥云生物科技等8家头部企业。

《推进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到2027年,通江银耳三产融合产业格局全面形成,高端精品品牌价值持续彰显,通江段木银耳栽植用种量突破150万袋,木屑工厂化栽植用种量突破800万袋,银耳主产区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

通江县还坚持“国企引领、龙头带动、社会参与”原则,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升级打造通江银耳酒、银耳面膜、精华水、银耳羹等特色产品。到2027年,力争培育壮大通江银耳全产业链新型经营主体30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示范专合社5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

做强品牌建设:打造“银耳+”产业矩阵

如何让一朵银耳“出圈”又“出彩”?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集中力量打造“两个千亿级、两个五百亿级、一个三百亿级”产业集群。通江银耳作为全市特色农业产业,通江县确立“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发展路径,明确提出“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到2027年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

去年底印发的《巴中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推进方案》提出,立足本地特色种养资源禀赋,锁定六大主攻单品,按照“一主攻单品一专项方案”要求,制定完善发展专项方案,明确具体工作任务,推动优势品种做成拳头支柱产业,通江银耳(食用菌)正是六大主攻单品之一。

银耳种植车间

《推进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也提出,细分产业赛道,聚焦银耳育种和食用菌种植、精深加工三个重点环节,突出通江银耳新菌株、通江银耳(食用菌)、食品饮品、药品保健品、美容化妆品5个标志性产品,开发休闲食品、饮品等特色高品质产品;招引头部企业,紧扣三大主攻方向、九条细分赛道,精准对接,引进实力企业深度介入通江银耳全产业链开发。

同时,深化帮扶协作,抢抓东西部协作、省内结对帮扶和托底性帮扶机遇,深化与帮扶单位、企业和商会协作,建立健全信息互通、项目互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工作机制等。强化产销对接、打造消费新场景和拓展“线上+线下”销售,不断提升通江银耳市场竞争力。

前不久,2025年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博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会上,通江县系统展示了通江银耳产业发展规模现状、特色亮点及全产业链基地建设成果等内容,发布了通江银耳产业涵盖菌种研发、智慧栽培、精深加工等6大领域的投资机遇清单,推动通江银耳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现“融圈扩链”、精准招商,吸引众多国内外企业的高度关注。

俯瞰银耳产业园

值得一提的是,通江银耳此番高调亮相,不仅展现了通江银耳产业从传统农产品向科技型健康产业转型的成果,更折射出通江县依托特色资源打造开放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新路径。

通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绘制银耳产业发展图谱、重点企业鱼鳞图,建立了人才库、企业库、项目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江银耳的品质优势突出、发展基础稳固、市场前景广阔三大优势显著,多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构建起涵盖菌种培育、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条,创新“耳林共生”生态农业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循环农业示范案例,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如今,一朵银耳,正在“开”出无限可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客服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