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陵江正流为由北向南垂直于长江的线路,而其流域面积则大得多,主要支流有西岸西汉水、白龙江、涪江,东岸渠江。渠江流域面积最大,有西、中、东三条支流河,所涉巴中、广安、达州三地以及重庆合川数镇。把这些串起来,就是大嘉陵江圈。 深秋吉日,晨8:15重庆北站乘C712城际列车,中午12:17到达巴中。重庆到巴中的实际距离并不太远,按说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但C712次车过了渠县却先去了达州,再从达州返回经渠县去巴中。一段重复路,让时间多出来一个小时,着实有点冤枉。 行前友人向巴中文学界朋友通报我将去寻访渠江源流,便有渠县作家贺享雍、张成芳表达欢迎。2008年,我与贺享雍在杭州中国作协创作基地相识,互赠小说《依仁巷》《厚土》,惺惺相惜之谊奠于彼时。 打的到望王山下,半山逸城文氏何大妈私房菜店,贺、张作东迎接。餐后去贺享雍工作室参观。贺是渠县人,因《厚土》等川东乡土题材小说影响甚大,渠县授予“宕渠之子”荣誉称号,巴中市为其建立文艺名家工作室,给予资金资助。贺为文学后辈做导师回报之。 好友贺享雍在巴中名家工作室 贺享雍工作室在一小区大楼,同时有陈智林大师工作室、何学斌名家工作室、秦渊、向胜工作室。后四人为美术家、戏剧家。附近有市文化馆、图书馆。巴中的文艺家工作环境与创作状态令人欣羡。 住市民广场旁边酒店,美团价114元。 下午去南龛坡参观。地名得自摩崖石刻佛像龛窟,为城南制高点。巴中四面环山,巴河流经一块平坝即为城区,颇宽广,类似云南的坝子。南龛坡颇高,出租车送至山下红军博物馆,告知已到景区。一路往上,经摩崖石刻龛区,再到红军纪念碑,垂直高差100多米,相当于爬了30-40层楼。下山却无车,走一段施工小路,下来后却走错方向,最后叫一辆摩托车送至大路边,好不容易打到出租车。其时张成芳电话催,市文联孙主席在半山“牛公馆”设宴接风,赶得急,累坏了,内衣汗湿,还让主人等了半小时。不过,牛肉火锅真是棒。 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巴中红军博物馆全称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为巴中市所辖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四县区红四方面军历史文物的集中展陈馆,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展品丰富,图片资料齐全。最有价值者为红军石刻标语长廊。标语内容多为大白话,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如:“共产党不乱杀人,只杀反革命!”“硬要把刘湘、邓锡侯、杨森等棒老二消灭得一干二净,穷人才得安生!”“红军总司令朱德同志是仪陇人!” 看红军博物馆和石刻标语,可知红四方面军之所以强大,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老百姓对混乱的社会现实不满,对军阀不满,寄希望于红军带来的平等、安定社会理想。 南龛摩崖石刻,为唐代佛教造像,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显示巴中地区文化底蕴深厚,但规模不及大足石刻、广元千佛崖。 巴中南龛石窟佛教造像群 景区文化墙壁雕内容有较高参考价值,几乎囊括了古代巴人主要历史符号:雄镇巴西、巴蔓子献头护城、巴渝舞、巴人射虎、助刘兴汉、夜雨寄北、宗泽抗金、余玠抗蒙等。并有诗句概括:“蜀客本多愁,君今足胜游。碧藏云树外,红压驿边楼。杜宇呼名语,巴江学字流。不知烟雨外,何处梦刀州。” 南龛坡浮雕的巴中历史代表性景观 可知通南巴平所在的大巴山区,历史上曾为巴人长期生活之地,远及殷商武丁、妇好时代。古代巴文化的源起与流变历来是一个争议颇大的话题,譬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之“巴山夜雨”究竟是指的大巴山还是渝州半岛?这一点以前认识不深,到了通南巴平及渠县,才加深了认识。川东北地区是早期巴人主要活动区域,应该是无疑问的,其与巴人都江州、巴蔓子“献头护城”的历史渊源有待进一步探究。(文、图/阿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