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巴中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新闻发布会。 会上通报了巴中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据通报,近年来,巴中市整合资源力量、统筹财力物力,分批次分重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 突出整治重点,扎实推进污水革命。截至目前,全市1668个行政村及涉农社区中,有108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有效治理行政村比例达64.8%。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2021年全面完成5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省下达以奖代补资金2664万元,资金执行率100%。制定了《巴中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将城乡污水处理纳入了法治轨道。创新出台的《关于加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被省生态环境厅转发,并在全省推广,受到省政府分管领导充分肯定。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众筹运维经费的实践探索,对全省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经费难题提供了经验借鉴。目前,通江县、南江县均已完成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情况任务。 坚持循环利用,整体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农膜回收利用为重点,加强资源化利用。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6.62%,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合理布局乡镇、村、社回收站(点)2072个。全市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6%,秸秆综合利用率预计稳定达92%以上。
坚持民意至上,高质高效推进厕所革命。小厕所,大民生。我市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过程中,创新探索三定标准、三类模式、三项监管“333模式”全市累计建成示范村232个、累计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534681户,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85.6%。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垃圾革命。近年来,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累计投入约1.18亿元,乡镇场镇共建101个垃圾转运站,设计日处理规模合1354吨。其中,压缩式垃圾转运站83个,垃圾集中收集设施(站、房、池、库)1797个,转运车辆266辆。行政村垃圾集中收集设施建成6082个,有保洁车824辆、保洁员12477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791个行政村(420个行政村施行垃圾分类)、2711个村民小组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收转运覆盖率达99.8%,村民小组覆盖率达97%。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加强文明宜居环境宣传,提高群众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让更多的群众开始自觉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
为盘活利用好闲置低效资产资源,充分发挥资产资源效益,根据市财政局《关于推进闲置低效资产资源[详细]
在四川通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二楼,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刺绣的芬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