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今年以来,巴中市多措并举,扎实抓好水生生物保护。 健全制度体系。先后出台《巴中市长江流域禁捕水域休闲垂钓管理办法(试行)》,调整充实长江流域(巴中段)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与达州市建立交界水域“十年禁渔”联合执法协作机制,组织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19次。 部门联动执法。牵头组织公安、市场监管、交通海事、水利等部门加强巡查监管,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2”“五一”期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渔、“护渔百日”等专项执法行动72次,从严打击非法捕捞,斩断非法销售利益链条。 严管涉渔工程。严格落实水下工程作业对渔业资源环境影响评价,开展通江县春在湖等县级审批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4件,推动由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长江委审批的14件涉水涉渔项目落实补偿资金302万元。 强化生态修复。调查核实非法捕捞水产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22条,成功办理王某某等非法捕捞水产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4件,当事人自愿缴纳生态修复资金9100元,购买鱼苗20400尾进行生态修复。 实施增殖放流。与全省同步开展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增殖放流活动,今年全市投入资金136万元,共放流鲢鱼、草鱼等经济鱼类156万尾,华鲮、岩原鲤等珍稀濒危物种39万尾,持续修复巴河流域生态环境。 |
为盘活利用好闲置低效资产资源,充分发挥资产资源效益,根据市财政局《关于推进闲置低效资产资源[详细]
在四川通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二楼,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刺绣的芬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