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中市对外宣传服务中心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百亿级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迈出第一步—— 全国最大“海福特”核心育种场在巴中开工

2022-11-21 16:05|编辑: 石凤琼| 查看: 9268| 评论: 0 |来自: 巴中日报

放大 缩小
简介:11月17日上午,巴中雅拉德荣优质肉牛全产业链智能核心育种场开工仪式在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举行。作为全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海福特”优质肉牛育种场,该育种场项目的启动,将化解我市肉牛种源“芯片”难题,特别 ...

11月17日上午,巴中雅拉德荣优质肉牛全产业链智能核心育种场开工仪式在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举行。作为全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海福特”优质肉牛育种场,该育种场项目的启动,将化解我市肉牛种源“芯片”难题,特别是在高端肉牛品种培育上,让巴中肉牛产业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后发赶超。

化解种源痛点

建“中国海福特”种质资源基地

巴中雅拉德荣优质肉牛全产业链智能核心育种场(以下简称“巴中雅拉德荣育种场”)位于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马口山,设计规模5000头,规划用地500亩,实际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育种场建设分为成果展示区、核心养殖区、饲草饲料区、生活管理区、附属设施区等。

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预计在明年3月完工。建成后每年可选育优质母牛4000头,出栏优质肉牛1000头。

在巴中实施“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之际,种源不足、特别是优质母牛缺乏的现状,一度成为我市全产业链发展肉牛产业的瓶颈。据了解,巴中雅拉德荣育种场选育的“海福特”肉牛,是世界上最古老且广泛分布的优质肉牛品种之一。建成后不但可以让巴中更多的养殖户有牛可养,而且有好品质的牛养。从而化解了种源的痛点,在肉牛产业链关键节点上实现后发赶超。巴中雅拉德荣育种场每年选育4000头优质母牛的能力,使之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海福特”核心育种场,也将让平昌成为“中国海福特”种质资源基地,助力巴中建设“西南第一,国内领先”的肉牛产业重点市。

全程智能化 每头肉牛都有专属“身份证”

科技含量高、全程智能化是巴中雅拉德荣育种场的一大特点。该育种场安装光伏发电设施,预计年光伏发电1080万度;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大面积运用,在养殖过程中实现自动化;预计育种场年生产有机肥1万吨,在增加综合产值的同时,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作为核心育种场,巴中雅拉德荣育种场还有区别于普通养殖场和育种场的特殊设施设备。据了解,该育种场的“海福特”能繁母牛来自国外,通过雅拉德荣农牧科技集团建立的“跨海物流运输”“进口安全隔离场”等体系运回国内后,在育种场选育还要检测DNA,并且作谱系认证,每头牛都将拥有专属“身份证”,可以了解其三代的身份信息。同时,通过育种场科研人员的努力,最终让养殖户饲养到优质的肉牛。

让农户受益 肉牛养殖4S服务中心保驾护航

“育种场建好后,按照公司的创新模式,我们将把最大的利润留给养殖户。”雅拉德荣农牧科技集团执行总裁罗林介绍,巴中雅拉德荣育种场建成后将迅速投入运行,在运营模式上着眼长远,采用“联农带农、户繁企育”的经营模式,按照“721效益分配法则”,将肉牛产业价值中70%的利润留给农民,20%的利润留给龙头企业,10%的利润留给肉牛屠宰企业,实现“公司+农户”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以繁育犊牛为例,雅拉德荣公司将配种成功并经过三个月保胎的怀孕母牛销售给母牛养殖户,同时公司提供后续配种、疾病防治等完整的技术服务。养殖户饲养的母牛产下牛犊后,公司按照合同价格回收牛犊,充分保障养殖户的利润。

如何更直接、最贴身心地为养殖户保驾护航?罗林介绍,公司将从本月开始,首期在平昌设立15个海福特肉牛养殖4S服务中心,为合作养殖户提供配种、疾病防治、大宗原料购买等完整的技术服务。按照业务进度,雅拉德荣将逐步在平昌及巴中市发展合作养殖户的乡镇建立4S服务中心,最终数量达上百家,服务中心人员预计超2000人,形成“农户精心养牛+企业技术到家”的强大技术网络。

核心育种场“安家”

平昌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巴中雅拉德荣育种场项目的落地,让平昌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陈友福介绍,南天门管委会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通过小微“全链条”抓肉牛产业发展。目前已种植牧草1300余亩,年产牧草约3500吨;通过“合作社+资产资金”壮大集体经济,引进业主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场5个,65户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引导餐饮企业开发全牛宴。在育种场开工后,管委会将专班、专人提供保姆式服务,将目标工期提前推进,做好基础服务;同时按照当地肉牛产业发展计划,抓好养殖大户的培育和群众的带动工作,充分发挥好、利用好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平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胥英豪说:“项目的开工,标志着平昌县百亿级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第一步,也标志着巴中肉牛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接下来,农业农村局将在政策保障、金融扶持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全力支持配合肉牛产业项目,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市政协副主席、平昌县委书记李余良表示,雅拉德荣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的成功引进和加快实施,根本在于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全力支持和高位推动,必将为平昌群众致富增收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为平昌建设高效特色农业新样板注入强劲发展动能。平昌县将强化全领域连片规划、全链条统筹布局、全环节精准支持、全过程密切配合,努力将雅拉德荣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打造成为平昌产业发展的标杆项目、助农增收的致富项目、政企合作的典范项目,为巴中坐上全省肉牛产业“头把交椅”作出更大贡献。

■知多点

海福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产于英国英格兰的海福特县。犊牛初生重,公牛为34公斤,母牛为32公斤;12个月龄肉牛体重达400公斤,平均日增重1公斤以上。成年肉牛体重,公牛为1000-1100公斤,母牛为600-750公斤。出生后400天屠宰时,屠宰率为60-65%,净肉率达57%。我国从1964年开始引进,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纤维间沉积脂肪丰富,肉呈大理石状。同时具有体质强壮、较耐粗饲、适于放牧饲养、产肉率高等特点,在我国饲养的效果很好。

专访

雅拉德荣百亿级优质肉牛全链集群项目为何选择了巴中?在肉牛品种上为何“倾心”于“海福特”?该百亿集群项目将如何实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雅拉德荣农牧科技集团执行总裁罗林。

“全国最大”为何落户巴中?

肉牛的选育对资金和科研实力要求有很高的“门槛”,散养户没有实力去做,规模养殖企业不愿意开展这项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基础性工作。巴中雅拉德荣育种场为何最终选择了巴中?

据了解,雅拉德荣农牧科技集团是新加坡雅拉集团与特驱集团联手打造的“中国肉牛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强强联合专注于肉牛产业链经营。雅拉集团从2016年开始在全球布局肉牛产业,截至2022年8月,集团已投入近20亿人民币,在中国可进口肉牛种源的国家通过并购等方式建立了“肉牛种群繁育”“跨海物流运输”“进口安全隔离场”“肉牛养殖”及“屠宰加工”的肉牛全产业链体系。

“最打动我们的是巴中优质的营商环境。”罗林说,公司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肉牛产业链,会从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去综合考虑。公司总结出发展肉牛养殖的“四驾马车”,包括政府引导、企业组织、金融帮扶、技术护航,所以在一个区域发展产业,好的营商环境特别重要。“我们被巴中市委、市政府发展肉牛产业的系列政策所吸引,更看重巴中优异的营商环境。在后来的合作中也证明了这一点,党委、政府的工作推进效率高、政策落实好,坚定了我们加大投入、加快启动项目的决心。”

“另一个原因是巴中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适合发展肉牛养殖。”罗林介绍,因为肉牛养殖对温度、环境等有特殊要求,公司按照纬度在全国布局。在四川的布局中,发现川东北区域适合布点,特别是巴中有优良的自然资源,适合养殖和饲草种植,加上营商环境的加持,最终落户巴中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选择“海福特”?

对于习惯养殖本地牛和西门塔尔的巴中众多肉牛养殖户来说,“海福特”肉牛还是个“新鲜”的品种。雅拉德荣公司在巴中实施百亿级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集群,为何要选择“海福特”?为何将解决“海福特”的种源因素放在最优先、最基础的地位?

“选择‘海福特’,是公司团队经过深度调研后作出的选择,前后经过4年时间去论证。”罗林说,从2018年开始,雅拉德荣经营团队调研了国内32个肉牛产业特色县、考察了多个肉牛产业发达的国家,从其发展历史和现状中发现,养牛必须要做种源,这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

种源不佳,是国内不少区域发展肉牛产业的共有“痛点”。不少省市肉牛存栏量排名很好,但是牛肉产量并不匹配。其主要原因是优质肉牛占比较低,多为地方杂交牛,养殖周期比优质良种牛更长、出肉率却更低。要发展优质肉牛种源集群,就是发展肉牛产业的“种源芯片”。

“牛肉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需求均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缺乏优质种源的情况是各地面临的共性。要短时间内培育出优质肉牛品种并不现实。”罗林说,集团结合国内保障“粮食安全战略”和推广“秸秆变肉”肉牛养殖理念,经过大量的对比、筛选,选择了“海福特”。“海福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具有性情温驯、生长快、早熟易肥、肉质好、饲料报酬高、抗逆性较强等优势,是全球分布最广和口碑最好的优质肉牛品种之一,适合巴中及国内大部分区域养殖。通过引进、选育、育肥,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的关头,是实现后发赶超的最佳办法。

百亿集群项目如何实施?

今年7月,巴中市、平昌县人民政府与雅拉德荣农牧科技集团签订协议,发展百亿级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并成立了巴中雅拉德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在巴中开展了30多场雅拉德荣肉牛全产业链项目推广会,培训了800多名肉牛养殖户。

罗林介绍,按照集团公司“企业育种、农户繁育、集中育肥、屠宰加工”的“四段经营”模式,解决肉牛产业目前存在的“基础母牛缺乏、良种覆盖不高、疫病问题突出、规模化程度低、投资回报周期过长”等“五大制约性”问题,对巴中的百亿级集群项目,雅拉德荣集团计划逐年分步实施。

2022年和2023年,在平昌县及周边适合发展肉牛产业的区域,发展2万头“海福特”基础母牛,2024年发展3万头,2025年发展5万头,并力争用6至8年时间,在巴中全域打造形成“30万头基础母牛+10万头出栏育肥牛”的产业规模,形成国内最大的“海福特”优质肉牛种源和全链集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推荐阅读

客服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