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积极推进我市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是每一个巴中政协人心中最重要的使命。 职责重大,抓手何在?今年以来,五届市政协领导班子一直都在思考谋划既符合巴中实际,又能发挥政协优势的特色方法。最终,“聚引帮”成为助推巴中后发赶超振兴发展、体现新一届市政协履职担当的创新之为。 新担当,新作为。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1600多名市、县政协委员和干部真抓实干,助力兴巴商、助巴业、济巴困、扬巴名,为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贡献政协力量。 高位谋划推进 统一思想勇担当 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1年11月18日,中国共产党巴中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大会传达出一个明确的主题:当前巴中正处于再次创业的历史新时期、后发赶超的关键突破期、振兴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要在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中开创崭新局面,努力答好后发赶超振兴发展的政治答卷、使命答卷、时代答卷、行动答卷,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 如何在后发赶超、振兴发展的大潮中贡献“政协力量”? 结合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五届市政协将“聚引帮”作为助力我市后发赶超的重要抓手。 “‘聚引帮’是在‘创引帮’活动基础上,立足新时代巴中发展新阶段,落实政协工作新要求,接续开展的创新实践。”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市政协加强思想引领,深入开展“聚引帮”(聚共识、聚力量、聚智慧;引资、引智;帮巴业、帮巴企、帮巴困)活动,聚焦巴中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痛点,集聚发展智慧。 事关工作大局,就要高点谋划、高位推进。 五届市政协把“聚引帮”活动列入届期重点工作和年度工作要点,成立领导小组,由市政协主要领导任组长,主席会议成员任副组长,专委会主任及县(区)政协主席等为成员,统筹协调、一体推进“聚引帮”工作。“同时,我们还将‘聚引帮’活动纳入对县(区)政协工作总体评价和对市政协各委室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委员履职考核。”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统一思想勇担当,紧盯目标齐发力。 今年,全市两级政协组织通过走访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在外成功乡友,举办政协大讲堂、政协委员(干部)培训班、开办"委员会客厅",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业务理论知识,广泛凝聚了"跟党走"的思想政治共识;建立"巴山参政议政人才库",开展"大宣传、大协作",汇聚起更多支持巴中发展建设的合力;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争取支持,为重点企业排忧解难、加油鼓劲,有效提高了政协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 明晰目标任务 履职尽责有方向 “在外打拼这么多年,对家乡的发展、国家的政策还没有这么全面地了解过,现在的政策机遇这么好,又有政协给我们搭台子,我们也想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今年6月,在山东青岛召开的乡友座谈会上,离乡多年的巴中籍企业家张洪吉有感而发。 在推进“聚引帮”工作中,五届市政协通过建立党员副主席联系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系列制度,举办委员会客厅、开设政协大讲堂、召开乡友座谈会等,不断加强与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主动做好解疑释惑、增进团结、凝聚人心工作,把更多智慧和力量汇聚到振兴发展中来。 召开乡友座谈会,是市政协积极开展“聚引帮”的众多方法之一。 明晰方向路径是前提,确定目标任务则是基础。为让工作真正落地见效、走深走实,五届市政协为“聚引帮”工作绘制了清晰可见的任务图。 ——突出主线,彰显“聚”的优势。实现走访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全覆盖,走访本地群众10万人次、在外成功乡友1000人次;举办政协大讲堂、政协委员(干部)培训班、委员会客厅1000场次。 ——围绕中心,提升“引”的实效。配合市委、市政府开展重大投资促进推介活动,牵线搭桥协助招商引资100亿元;建立500人的“巴山参政议政人才库”。 ——关注民生,厚植“帮”的情怀。围绕市域主导产业发展,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500条;帮助100家企业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开展界别特色帮扶活动100场次;帮助5000名困难群众解决具体问题。 截至目前,在“聚”的方面,市政协各专委会通过积极开展委员走访活动,实现了界别委员联系走访全覆盖;在“引”的方面,教科卫体委、经济委、委员委、民宗和港澳台侨委等在市政协分管副主席的带领下,分别前往陕西、安徽、山东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对接巴中籍企业家回乡开展投资考察活动,促成亳州、巴中两地市政协缔结友好合作协议等;在“帮”的方面,市政协围绕市委构建“1+3”产业体系开展监督协商,开展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专题调研。 突出务实重效 脚踏实地促发展 2月24日,市政协主席侯中文带队到南江县调研“聚引帮”等工作开展情况;5月9日至11日,巴州区政协到重庆开展驻点招商和“聚引帮”工作;10月25日至28日,通江县政协赴江西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翻开今年我市各级政协行程表,“聚引帮”工作始终贯穿全程。 “全市共有1600多名政协委员、1500多名商会会员和10多万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利用这一人才资源,我们将全国分为10个片区,分别由市、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对接,同时落实市委驻点招商要求,5名县(区)政协副主席带领专班常驻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西等地区招商。”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脚踏实地的务实举措,换来的是真实可见的效果。 在巴州区三江镇民主村,曾经常年外出务工的村民郭建国、李云等纷纷选择返乡当起了中药材种植大户。 原来,该村的李癸荭在巴州区政协的引导和帮助下,回乡创办四川河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亩发展田园综合体,带领村民种植黄蜀葵、胎菊、枳壳等道地药材,并套种果林、花卉。有了专业公司在技术上的帮助,种药材的收入不比打工差,村民也不用背井离乡了。 解民忧、纾民困是人民政协履职为民的责任担当。除了“聚”和“引”,“帮”的成效也随处可见。 张安明是南江县双田村的脱贫户,在新疆务工期间遭遇疫情封控,5个多月无收入来源,其子张国考上了济南大学,“金榜高中”的喜悦过后即刻面临着“学费从何而来”的困境。南江县政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随即发动政协干部、委员为其捐款,筹集3万元帮助张国如期迈入了大学校园。 在市政协的组织下,全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人士聚焦群众就医、就学、就业等具体困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今年,市政协还把“帮企”纳入重要内容,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帮扶制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据悉,截至12月,全市政协组织共走访本地群众45800余人次、在外乡友586人次;协助招引企业和项目45个,签约资金36.9亿元,吸纳353名人才进入“巴山参政议政人才库”;帮助210家企业、2137名群众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协调各类社会资金1294.6万元,为巴中后发赶超、振兴发展贡献了积极作用。 |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成为推动区[详细]
“五一”假期就要来了免票、半价、各类缤纷活动......让人眼花缭乱你想好去哪里玩了吗?别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