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中市对外宣传服务中心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健康巴中——2022年度盘点(二)

2023-1-4 10:49|编辑: 石凤琼| 查看: 16849| 评论: 0 |来自: 巴中市卫生健康委

放大 缩小
简介: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戮力同心、团结战斗,共战疫情、共克时艰,最美逆行、救死扶伤,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可圈可点!市卫生健康委组织梳理,决定从即日起,推出“健康巴中-2022年度盘点”系 ...

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戮力同心、团结战斗,共战疫情、共克时艰,最美逆行、救死扶伤,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可圈可点!市卫生健康委组织梳理,决定从即日起,推出“健康巴中-2022年度盘点”系列专题报告,以感谢社会各界倾情关注、大力支持!

之六:监测返贫 助力振兴

为了让脱贫群众平稳过上幸福健康新生活,全市卫健系统强化群众脱贫监测,优化群众健康服务,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衔接”三篇大文章。

动态监测防返贫。聚焦重点监测对象,因人因病制定干预措施,落实健康扶贫衔接乡村振兴发展系列政策措施 。全市467929人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467224人,签约率99.84%,位居全省第一。动态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重点人群19951人,发现风险人员161人,占10.47%,纳入风险监测161人,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家庭医生签约100%。

分类施策强巩固。落实“两定一加强”大病专项救治和“ 一站式”结算政策,推进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和中医干预等综合服务。重点慢病规范管理率100%、重点监测对象分类救治管理率99.98%,均位居全省排第1名,入户核实率99.88%、30种大病专项救治率99.33%、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99.88%,均位居全省排第2名。

强化基层助振兴。加强城市医联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村(居)民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强化人才、技术双下沉。创新开展“坐诊巡诊”服务,印发《乡村医生“坐诊+巡诊”试点工作方案》,30个坐诊巡诊试点村61名医生,每天坐诊服务8小时以上,为有健康需求的群众提供24小时巡诊服务,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开展“人才五进”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组建巡回医疗服务团队181个,受益人群达5000余人次。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的医联体,帮扶基层单位18个,推广适宜技术77项,开展新技术45项。全市转岗培训189人,东西部协作互派30人,传帮带支援人员216人。实现了“头疼脑热不出村、小病小恙不出乡、一般病症不出县、大病重病少出县”的服务目标。

之七:夯实公卫 织牢网底

2022年,围绕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全市着力“ 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织牢基层公共卫生“网底”,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群众健康屏障更加牢固。

夯实基础,健康保障更强。突出公卫公益性,全市年初预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19032万元,实际拨付 21041万元,超预算10.55%。优化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按需设置村卫生室2427个,配备村医2737 人,村均有村医1.13人,建制乡镇和行政村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全覆盖。设立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1450个。争取各级资金投入6915万元,成功创建6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新建社区医院16家。开展培训660余期(次),培训乡村医卫人员15600余人次,公共卫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健全体系,健康覆盖更广。突出服务精准性,全年清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40.6万份,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64.9万份,建档率97.85%,电子档案建档率97.61%。0~6岁儿童健康管理12.5万人,儿童健康管理率 92.31%;孕13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为9390人,早孕建册率94.3%;老年人健康管理50.66万人,健康管理率94.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3万人,规范管理22.7万人,规范化管理率 98.9%;II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5.8万人,规范化管理5.4万人,规范化管理率93.6%。

织牢网底,健康服务更优。突出基层便民化,开展“优质 服务基层行”活动,11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评定。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分类制定不同类型的签约服务包,更好满足不同人群健康需求。全市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699个,家庭医生4976人,家庭医生签约265.3万份、签约率99.23%,老年人(65岁以上)家庭医生签约率99.24%。开展“与家相约和健康相伴”主题活动,讲座 50余场次,发放各类健康宣传资料4.7万余份,义诊2万人次,签约1.2万余人。医疗资源有效下沉,群众就医难问题极大改善。

之八:母婴安全 妇幼健康

2022年,我们始终坚持“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服务宗旨,以妇幼健康需求为导向,守住母婴安全底线,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获得感与幸福感显著增强。

两提升保障母婴安全。启动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提升计划强化首诊责任制、五色分级管理、孕期保健追溯、危重孕产妇转运救治,建成覆盖全市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会诊转诊网络,建成市、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9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7个。高危孕产妇筛查率100%,高危孕产妇筛 查阳性率46.10%,对1208名高危孕产妇实行全程动态专案管理,全市辖区活产17612人,住院分娩率为99.98%,孕产妇死亡率5.6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38‰。,婴儿死亡率1.53‰。,新生儿死亡率为1.25%。,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两计划深化健康服务。聚焦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问题,大力实施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和“ 乳腺癌、宫颈癌”筛查计划。全市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99.98%,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100%,有效阻断了母婴传播;免费宫颈癌筛查 51136人,检出宫颈癌20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126人;免费乳腺癌筛查48687人,检出乳腺癌20人,乳腺癌及癌前病变20人,极大推动妇女常见肿瘤的群体防治和早诊早治。

两行动保障儿童健康。实施出生缺陷防治行动,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全市免费婚前医学检查9033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7229人,叶酸发放数16043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 98 .62%,听力筛查率为92.93%,对新生儿疾病患者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实施儿童营养改善行动,通过爱婴医院创建复核,强化医疗机构产儿科服务和提升母乳喂养知信行为,全市纯母乳喂养率96.50%,儿童营养包累计发放率92.19 %,有效服用率94.88 %,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之九:职业安全 身心健康

2022年,我们把职业健康作为全民健康的重要内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从以职业病防治为中心转变为以职业健康为中心,竭力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聚焦政策保障到位。将矽肺病二期及以上纳入城乡居民医保一类门诊管理,最高限额支付800元,484人次矽肺病患者享受门诊特殊疾病医保报销政策,总费用48.09万元,医保报销35.61万元;全市36名尘肺病患者纳入工伤职业鉴定,为原襄渝铁路尘肺病患者2734人发放定期生活补助5900余万元。

聚焦健康服务到位。全市建成职业病诊断机构1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9家、尘肺病康复站5家。年末累计报告职业性尘肺病7497例,存活6094例,为尘肺病患者建立包含基本信息、康复评估、康复治疗等内容的个人健康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专档专柜、专人管理”模式,持续开展尘肺病随访工作。根据康复需要开展氧疗、呼吸训练、肌力训练、器械训练和针刺类、中医推拿、中药敷贴、中药熏蒸等康复服务和传统康复治疗服务1190人次。

聚焦创建示范到位。积极开展省级健康企业创建,通过创建培训、技术指导、企业自评、资料申报、县市初评、省级验收等程序,巴中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泰美克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健康企业”,四川华油中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市巴州供电分公司即将迎接省级健康企业创建考评验收。通过创建,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实现了企业发展与人的健康相融互促。

聚焦执法监管到位。对全市企业开展全覆盖监督执法,将102家企业纳入重点治理范畴。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208人次,检查企业592家,出具监督意见412份,责令整改412家,行政处罚67家,其中警告53家,罚款14家,共罚款65.5万元。严监管,强震慑,有力推动了全市各类企业职业健康工作务实重行。

之十:传承创新 国粹当先

2022年,全市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目标,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强力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全面提升群众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成功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中医药服务体系更优。全市建有中医类别的医院11家,床位3164张,建成三甲中医医院1家、三乙中医医院3家、二乙中医医院1家、中医馆168家、中医角655个。全市中医药人员总数达2762人,其中,副主任以上中医药专业人才200余名。投资12亿元,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13.6万平方米的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为正县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配置人员编制380个、床位350张,结束了巴中市建地设市以来一直无独立市级中医院的历史。

中医药服务水平更高。建强康复、肝胆、脾胃、骨伤、肛肠、肾病等特色突出、优势互补、中西医结合的中医重点专科集群,建成15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24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成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四川省名中医工作室3个,评选省级名中医15人、市级名中医35人。

中医药服务受众更广。省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顺利建成投用。大力实施中医药强基层行动,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有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均设置了中医科和中药房。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25%,96.19%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置了乡村全科(中医)医生。中医药普及程度更广,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成为良好生活习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推荐阅读

客服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