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法院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推进新时代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近日,巴中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曾学原一行深入通江县法院杨柏法庭、永安法庭、广纳法庭、铁佛法庭,恩阳区法院玉山法庭、渔溪法庭,南江县法院正直法庭、大河法庭开展调研。 “去年办了多少案件?”“诉前调解成功率是多少?”“科技法庭是否能正常使用?”调研中,曾学原实地察看了各法庭的基础设施建设、干警食宿、法庭工作运行等情况,同时听取了法庭负责人对法庭队伍建设、案件办理、诉前调解等工作的汇报,并与法庭干警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成长经历、遇到的困难和对法庭工作的发展规划建议。 曾学原对各基层人民法庭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各县(区)法院党组对人民法庭工作高度重视,让法庭成为了青年干警的锻炼基地、骨干力量的培养平台。基层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主动为党委政府分忧,抓实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做到真正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助力平安巴中建设。 曾学原要求,要当好“小镇大法官”。提升解决纠纷的能力,紧扣法庭的职能定位,树立情、理、法相融的办案理念,变“坐堂问案”为巡回审判,把矛盾化解在纠纷现场,把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提升法律适用的能力,强化主责主业意识,毫不松懈抓好执法办案,正确处理好公正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切实提升审判质效。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以深入群众的“泥土味”换来执法办案的“亲情味”,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和“自己人”。 要当好“乡村干部”。充分发挥法庭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前沿阵地作用,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建立“一镇(街)一法官”司法服务跑团,加强与辖区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以及基层网格员的联动协作,形成法庭工作与基层党委政府工作的良性互动,全面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乡村振兴。 当好“领头人”。法庭庭长作为法庭的管理者,要管理好自己,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三非”工作机制和“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等铁规禁令。要履行好“一岗双责”,强化压力传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向基层延伸,助力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生态。要强化对法庭干警的关心关爱和帮助,带好人民法庭队伍,推进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成为推动区[详细]
“五一”假期就要来了免票、半价、各类缤纷活动......让人眼花缭乱你想好去哪里玩了吗?别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