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全域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化成水库综合治理工作,2022年化成水库水质成功提升至地表水Ⅱ类标准。 巴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平:巴中市大力推进化成水库综合治理工作,2022年化成水库水质成功提升至地表水Ⅱ类标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13年,巴中化成水库被正式列入巴城饮用水源地,为巴城第二水厂(天星桥水厂)和第三水厂(兴文水厂)两个水厂供水,每天供水10万吨以上,可满足20万群众安全用水。 2022年4月,省政府批复化成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批复要求,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为此,巴中市坚持高位推动,先后出台《巴中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和《巴中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为强化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同时成立化成水库运行保护中心,专职负责化成水库保护管理。设立化成水库警务室,严厉查处打击饮用水水源违规垂钓、排放污染物等违法违规行为。 巴中市坚持精准施策,扎实开展污染治理。科学编制《巴城第二水源化成水库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先后争取到位中央、省环保专项补助资金3000余万元,专项用于化成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水污染综合治理。同时强化污染源头整治。关闭畜禽养殖场8家,取缔保护区内挂浆船舶51艘,修复破损管网3处,修复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700余米,全面拆除搬迁一级保护区内与水源保护无关建筑物。 巴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平: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成日处理能力800吨/天的化成镇污水处理站、300吨/天的南垭社区污水处理站及14.7公里配套截污管网,有序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全面截流库区内场镇生活污水。 建成聚居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6套,生活垃圾收集设施30套,垃圾中转站1座,农村卫生厕所5969座,每日减少近1700吨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库区。 为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巴中市还依托库区上游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丰富植被资源,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储备林基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项目,累计栽植、改培、抚育各类林木1.2万余亩,水源涵养能力稳步提升。 巴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平:保障水域生态平衡。充分发挥生物削减作用,每年增殖放流30余万尾滤食性鱼苗,定期进行生态捕捞,生态链得到有效修复,流域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实现“鱼水互涵”。 2022年8月,为改善化成水库饮用水源地水生态环境,持续保证二类及以上水质标准,化成水库运行保护中心向库区内投放滤食性鱼苗30万尾,投放的滤食性鱼苗将增强库区内过滤浮游生物的能力,提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2022年以来,巴中市持续坚持生态融合,着力打造良好水生态。强化面源污染管控,立足高山茶叶、绿色果蔬、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优势,有序发展生态种植,组织召开群众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推广配方肥、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技术,督促各农资经营门市统一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最大限度减小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切实保障水源地环境安全。 |
7月7日,全市中青年党外代表人士专题培训班在省社会主义学院开班。省社会主义学院二级巡视员王伟[详细]
体检对象所有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学生及其他需要体检的学生。体检时间即日起至秋季开学前,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