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普及、保护传承,持续推进创新转化,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大众。 开展全民科普宣传。组建中医药文化宣传队伍,深入社区、机关、企业等开展科普巡讲活动,提高群众中医药文化素养。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承工作室,通过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大赛、开展短视频征集和文艺作品创作等形式,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目前,全市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达98%,微视频《“说颈椎”科学护佑颈椎健康》荣获省科技厅科普微视频一等奖。 强化宣教阵地建设。制定全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计划,明确建设类别、周期和标准,将建设情况纳入中医药强市考核内容,强化跟踪推进。统筹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支持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结合自身优势建设中医药展览馆和文化体验区,成功创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个,申创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3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个。 突出多元业态培育。实施中医药文化业态培育行动,探索“中医药文化+”模式,加快建设巴中万达金街中医药特色主题街区,培育健康旅游、文创演艺、情景体验等中医药文化旅游新场景,推进中医药“文、旅、药、养”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打造中医药旅游精品线路5条,建成中医药食疗馆、养生馆200余个。 |
为盘活利用好闲置低效资产资源,充分发挥资产资源效益,根据市财政局《关于推进闲置低效资产资源[详细]
在四川通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二楼,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刺绣的芬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