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电影《平教之路》校园放映四川师范大学开映仪式在川师大成龙校区举行。《平教之路》以传承弘扬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为主线,从晏阳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为中国劳工提供扫盲服务展开,讲述了他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的一生,展现了晏阳初高尚的教育精神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晏阳初生于1890年10月,祖籍四川省巴中市。1926年,晏阳初选择河北定县(今河北省定州市)作为平民教育的实验试点,从此开始了乡村教育的实践。他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并称“南陶北晏”。 电影《平教之路》从2019年开始筹备,2021年4月15日在巴中开机拍摄。主创团队先后多次到巴中参加研讨会,实地回访晏阳初的生活足迹,访问大量知情人、见证人,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查阅了大量史料。 四川师范大学与晏阳初有着直接历史渊源。晏阳初于1940年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后经院系调整,成为四川师范大学的重要前身之一。“电影《平教之路》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价值,组织师生观看《平教之路》有特殊意义。”四川师范大学校长、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会长汪明义在开映仪式上表示。 “晏阳初先生的故事,是几代中国人奋斗圆梦的故事,也是中国人民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巴中市晏阳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影《平教之路》出品人成燕介绍,希望通过本片激发、教育、引导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为民情怀,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
7月9日,在巴中市平昌县西兴镇戏楼村的花椒产业园里,漫山遍野的青花椒树郁郁葱葱,沉甸甸的花椒[详细]
7月8日,巴中市教育系统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组织召开“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专题座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