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日,市综合执法局联合市教育局举办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教师培训会,来自市中心城区各中小学校的40名蒲公英教师参加培训。 巴中市高级中学的杨德新老师和恩阳区第一小学的曹琳濮老师分别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曹琳濮:将垃圾分类与学科教育相结合 让垃圾分类走进语文课堂,在讲解《只有一个地球》《草原》《月光曲》等课文时,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共情;设计主题写作与口语表达,鼓励学生发出环保倡议。创作垃圾分类儿歌童谣,“可回收物像蓝天,厨余垃圾像小草,有害垃圾是红灯,黑色大桶放其他”。与美术课结合,用废旧材料制作“未来城市”模型;与科学课结合,开展“垃圾降解实验”;家校共育,让家长监督学生在家进行垃圾分类,并向社区居民讲解分类知识。 杨德新:设施规范引领分类习惯培养 巴中市高级中学通过主题班会、LED显示屏、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师生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在校园内,随处可见两分类、四分类垃圾桶,每间教室、每层教学楼和宿舍楼均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分类收集设施,每层食堂设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分类收集设施。 随后,市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了《巴中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巴中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学校)》。 据了解,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计划是深圳市创立的生活垃圾分类品牌,寓意这些教师、讲师将像蒲公英一样飘到城市各个角落,传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会后,参加培训的王老师表示,下一步,将结合教学工作,身体力行践行生活垃圾分类,以身作则带动师生养成分类习惯,躬身入局推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