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通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二楼,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刺绣的芬芳与历史的韵味。我怀着期待与敬意,踏入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在这里,我见到了四川手绣前程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巴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冉建华。 初见冉建华,她那和蔼亲切的笑容仿佛自带一种温暖的魔力,让人瞬间放松下来。她出生于1973年2月,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眼神中却始终闪烁着对蜀绣的热爱与执着,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着她前行的道路。 童年微光:绣艺启蒙 冉建华与蜀绣的缘分,早在她的童年时期就已悄然种下。小时候,她总是像个小尾巴一样,紧紧跟在奶奶身后。奶奶坐在那把老旧却又熟悉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针线,在一方小小的布料上穿针引线,那银针在阳光下闪烁着灵动的光芒,丝线在布面上交织出五彩斑斓的图案,仿佛是在编织一个美丽的梦。冉建华看得入了迷,小小的心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奶奶看到她如此感兴趣,便耐心地教她刺绣的基本功。从最简单的针法开始,穿针、引线、下针、收针,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无尽的耐心与细致。冉建华学得认真极了,尽管一开始手指常常被针扎破,留下一个个小小的血珠,但她从未喊过疼,反而越挫越勇。在奶奶的悉心教导下,她渐渐掌握了刺绣的基本技巧,小小的布料上也开始出现一些简单而稚嫩的图案。那些图案或许不够精美,不够成熟,但却是她与蜀绣最初的情感纽带,如同童年里的一束微光,照亮了她未来的艺术之路。 逐梦前行:成为非遗传承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冉建华对蜀绣的热爱愈发深厚。2009年,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追求,她毅然决定成为一名真正的非物质文化(蜀绣)传承人。这个决定,意味着她将踏上一条充满挑战与艰辛的道路,但她心中的信念无比坚定,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有了明确的方向。 为了尽快掌握、学习更多的蜀绣知识,她踏上了求学之路。先后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定时和不定时地参加“初级班、中级班、研修研习班”的学习。在学校里,她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地吸收着知识的水分。课堂上,她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眼睛紧紧盯着老师手中的针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课后,她独自留在教室里,反复练习各种针法,常常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夜深人静。 记得有一次,为了掌握一种高难度的针法,她连续几天都在反复练习。手指被针扎得伤痕累累,鲜血染红了丝线,但她依然没有放弃。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她终于成功地掌握了这种针法。那一刻,她心中的喜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就像攀登者终于征服了一座高峰,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创业征程:让蜀绣在巴中绽放 2014年,冉建华带着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满满的热情回到了县城。她开始对市场做调研,这一调研,让她有了两个重大的发现。一方面,她惊讶地发现蜀绣在整个巴中市都还没有人会绣,这片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另一方面,她看到了很多失业妇女、残疾人等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困境和无奈。 就在那一刻,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的头脑中诞生了。她要在整个巴中把非物质文化传承、发扬光大,要带动更多的姐妹居家灵活就业。这个想法如同星星之火,瞬间点燃了她心中的创业激情。于是,她踏上了自主创业的艰辛历程,开办了其前身为通江县手绣前程刺绣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资金短缺、场地有限、缺乏市场经验……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大山,压在她的身上。但她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为了筹集资金,她四处奔走,向亲朋好友借钱,向银行贷款;为了寻找合适的场地,她跑遍了县城的每一个角落;为了打开市场,她亲自拿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各种展销会,向客户介绍蜀绣的魅力。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她不仅要传授绣娘蜀绣技艺,还要关心她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她知道,这些绣娘大多是失业妇女和残疾人,她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尊重和关爱。所以,她总是耐心地教导绣娘,鼓励她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她还为绣娘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她们能够安心地刺绣。 艺术成就:蜀绣之花绚丽绽放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冉建华在蜀绣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她的作品针法细腻、色彩鲜艳、构图精美,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讲述着蜀绣的故事。她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的展览中展出,获得了众多奖项和荣誉。 在公司的展示厅里,我看到了那些满目琳琅的作品。有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仿佛能让人听到鸟儿的歌声和虫儿的鸣叫;有气势恢宏的山水风景,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还有精致细腻的人物肖像,仿佛能让人看到人物的喜怒哀乐。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冉建华的心血和汗水,都是她艺术才华的结晶。 除了作品的成就,冉建华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绣娘。这些绣娘在她的教导下,掌握了精湛的蜀绣技艺,成为了蜀绣传承的中坚力量。她们用自己的双手,将蜀绣的美丽传递给更多的人。 荣誉背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公司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这些荣誉证书是冉建华多年来努力的见证,是她人生价值的体现。每一张证书都代表着一份认可和鼓励,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然而,冉建华深知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她并没有因为这些荣誉而骄傲自满,而是继续不断地探索钻研,不断完善“巴山蜀绣”工艺,吸收其他刺绣工艺的优点。她希望能够让蜀绣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蜀绣。 在公司里,我看到了正在前去学习蜀绣的绣娘。她们脸上洋溢着对蜀绣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冉建华。冉建华亲切地与她们交流,手把手地教她们刺绣技巧,那场景就像一幅温馨的画卷,让人感受到了蜀绣传承的力量。 传承意义:文化与社会的双重价值 冉建华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艺术追求,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蜀绣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很多年轻人对蜀绣不了解,不愿意学习这门技艺。冉建华深知,蜀绣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失传。所以,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蜀绣,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冉建华的创业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她带动了很多失业妇女和残疾人就业,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来源。这些人在学习蜀绣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一门技艺,更找回了自信和尊严。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未来展望:蜀绣之路越走越宽 展望未来,冉建华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她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公司的规模,培养更多的绣娘,让蜀绣的传承队伍不断壮大。她还计划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将蜀绣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 她也希望能够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创新蜀绣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和推广,让蜀绣走向千家万户;开发一些与蜀绣相关的文创产品,让蜀绣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冉建华就像一位坚守在传统文化阵地的勇士,用自己的执着和热爱,守护着蜀绣这门古老的技艺。她的故事,就像一首动人的乐章,奏响了非遗传承与创业的时代旋律。 结语 离开四川通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冉建华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热爱、什么是坚持、什么是责任。她在蜀绣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蜀绣,这门古老的技艺,在冉建华的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蜀绣传承的道路。相信在她的带领下,蜀绣这朵艺术之花将会在巴山大地绚丽绽放,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她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期待蜀绣更加辉煌的明天,期待像冉建华这样的非遗传承人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传奇! |
在四川通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二楼,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刺绣的芬芳[详细]
在四川巴中,有这样一所基层医疗机构,它扎根群众、服务百姓,用专业与温情守护一方安康;它锐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