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巴中市“非遗文化——翻山铰子”进校园试点县成果展示会暨现场推进会在平昌县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区)的200余名艺术教研员和艺术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全市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取得的系统性成果。 “翻山铰子”是流传于巴中的汉族民间舞蹈,以挥舞和击打铜钹(俗称“铰子”)为特色,其动作舒展灵活、刚健粗犷,节奏欢快热烈。2008年,“翻山铰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现场,同学们精神抖擞、神情昂扬,随着清脆的铰音起伏,时而奋力击铰,时而灵巧翻腕,时而挥绳如虹,将“翻山铰子”惊、奇、险、美的独特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引来阵阵掌声。 在烙画工作室内,孩子们手握烙笔,手腕悬空,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笔尖走向,全神贯注地勾勒着铰子艺人矫健的舞姿,一幅幅生动质朴的作品逐渐成形,引得参会人员纷纷驻足、凝神观赏。 秋季学期以来,巴中市教育系统积极探索艺术教育改革,将本土非遗舞蹈“翻山铰子”纳入校园课程,遵循“学段衔接、循序渐进”原则,系统设计贯穿全学段的“铰子课程”,按照“守住根脉、丰富课程、培树品牌”的实践路径,将学校艺术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让素质教育更有温度、更接地气。目前,全市已有70余所学校开展非遗传承试点,带动超过10万名学生参与“翻山铰子”、巴中民歌等非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让美育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 |
10月11日,巴中市“非遗文化——翻山铰子”进校园试点县成果展示会暨现场推进会在平昌县实验小学[详细]
10月12日,伴随着最后一道铃声响起,长达4小时的2025年度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顺利落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