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拿到10万元保底分红,这下发展欧标茶园更有信心了!”10月22日,在通江县2025年欧标基地培育保底分红仪式上,泥溪镇大柏树村村委会主任杨继才手捧分红奖金,难掩心中喜悦。 随后,来自永安镇华家坪专合社、铁佛镇馨金山茶业、兴隆镇翰林村村集体等20余家经营主体及村集体代表依次上台,共领取84万余元保底分红。 欧标茶园是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欧盟标准打造的高标准茶园,也是通江推动茶产业从“量”到“质”转型的核心抓手。自项目启动以来,通江县坚持“以质取胜”,联合金花藏茶、成都硕恒泰等企业,通过“政府引领+企业托管+村集体参与+茶农合作”模式,已培育投产欧标茶园5000余亩,覆盖烟溪镇、兴隆镇、泥溪镇等7个乡镇。 据了解,今年以来,这些欧标茶园累计采收夏秋茶鲜叶超50万斤,推动富硒茶园资源从“分散种植”向“集约增值”转变,逐步形成“园区带动散户、标准提升品质、溢价促进增收”的良性循环格局。 “欧标基地模式让村民的茶叶收入上涨了50%以上,就连以前没人要的夏秋茶,现在也派上了大用场。”烟溪镇钟凤村纪检委员张新国说,接下来将挨家挨户开展宣传工作,动员更多村民加入欧标茶园种植队伍,同时计划将全村剩余的2000余亩茶园进行升级改造,全部纳入欧标茶园培育范围,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这份“增收底气”,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协同支撑。“内江帮扶资金先后投入6100余万元,从幼苗培育、茶园管护,到精制茶加工、茶精华提取,一步步为通江茶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通江县经信局副局长、内江帮扶工作队队员凌黎介绍,去年8月,内江帮扶工作队引进金花藏茶、硕恒泰两家企业,前者建成茶精华提取生产线,后者通过托管模式带动7个乡镇发展欧标茶园,推动茶叶附加值大幅提升。 “明年我们要把欧标基地托管规模扩大到1万亩,同时再新增一条日加工5万斤鲜叶的生产线。”雪鸿堂茶业总经理李燕生表示,企业还将着力打造通江特色茶叶品牌,让通江高山富硒茶走出大山,持续实现“企业发展、茶农增收”的双赢目标。 |
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传承学校优良教风,2025年10月23日上午,巴中市第二[详细]
10月23日至26日,巴中市生态环境系统第三届职工运动会在平昌县第六小学举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