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中市对外宣传服务中心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嘉陵十卷》采风手记·通江文脉

2025-11-13 09:58|编辑: xbbzw| 查看: 15498|

放大 缩小
简介:结束南江采访,乘大巴去通江。南江到通江没能直通客车公路,必须经过巴中,巴中至通江有高速公路。在沙河镇吃过午餐后,乘大巴先去巴中。下午三点半乘上巴中去通江的客车,车费35元。得到巴中文联孙主席帮助,事先与 ...

结束南江采访,乘大巴去通江。南江到通江没能直通客车公路,必须经过巴中,巴中至通江有高速公路。在沙河镇吃过午餐后,乘大巴先去巴中。下午三点半乘上巴中去通江的客车,车费35元。

得到巴中文联孙主席帮助,事先与通江县文联做了衔接,在通江的采访请他们帮忙介绍情况。到达通江县城,已近下班时间,电话与县作协秘书长徐莉联系,徐秘书长建议先去参观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及列宁公园。

通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在通江县城中心,为一座四合院式传统建筑群,前有红军广场,颇宽大,在城里是一块难得的坝子。指挥部内有徐向前旧居、总政治部旧址等。红军广场展陈物品颇丰,红军用过的马刀有好几组,展陈图片及文字有较高参考价值。

列宁公园为城内制高点,内有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办公室旧址,亦为张国焘旧居。

走进通江城,强烈感受到全城的红色文化氛围。所有红军时期的建筑、标语、设施都很突出。红军广场一直有红色歌曲广播,街巷美术墙也多有红军形象。“赤化全川”巨幅标语仍在当街房屋石墙上。县图书馆庭院石基上的“活捉刘湘”标语保留至今。大量石壁刻字、碑刻等成为文物保护单位。我的感觉是“红色之城,通江第一”。


通江县城老街红军标语

次日一早,乘1路公交车至小江口,考察小通江与大通江汇合处。

一般所说的通江,实际由两条河构成,以水量大小分别称作小通江、大通江,皆发源于陕西境内大巴山区。小通江上游在陕西南郑,名碑坝河,流入川境后叫诺水河,也叫小通江,现因拦坝蓄水,水量较小,而长度比大通江稍长。

大通江,古名宕水,流于陕西境大巴山区,纳多条河流,水量增大,故名大通江。两条河在通江城北小江口汇合,之后即称通江。小江口目前是一个村,在公路对岸,有桥连接。

过桥后行走1.5公里,在公路高处俯瞰小江口,亦为半岛,岩石伸进江水里,犹如朝天门沙嘴象鼻石,不过规模小很多。有趣的是小江口半岛也有个老地名,叫老龙嘴,旧时还有寺庙供奉菩萨,后因下游筑水坝而消失。目前老龙嘴既无神庙亦无民居,只是岸边公路下方一处自然景观。

上午10点赶回县城,找到文化馆,与徐秘书长见面。徐介绍我与张平老师认识,请他介绍县情。张老师原为通江中学语文教师,教书22年,2018年调到文化馆搞民间文化研究,同时负责非遗保护工作。张老师对地方文史的研究有多项成果,侃侃而谈。我有幸获得关于通江的丰富文史知识。

张老师告诉我,小通江分为上下两段,诺水河镇(通江城关)上游约30公里有板桥镇,再往上有平溪镇,原新潮镇合并之。新潮镇亦称潮水坝,由此入陕西境后称碑坝河。潮水坝得名于该河有潮汐现象,老百姓称做“一天三潮水”。

左诺水右宕水合为通江

板桥镇以下称诺水河,亦称小通江。诺水河之名得自一种自然奇观,河水两岸为喀斯特地貌,多有岩洞,水流有回响。人站岸边呼喊,河水有“诺诺”回声,一喊一个诺,故名诺水河。

大通江亦名宕水河,主干为钢溪河,流经县境的第一镇名叫铁溪镇。宕水是渠江的古名。渠县古名宕渠,即源于此。宕水先于宕渠,这是很明显的。为何叫宕水,因大通江自大巴山流出,在陕西西乡县入川境,两岸皆大山,水流落差大,冲出很多深潭,俗称宕。宕水下游改称宕渠、渠水,近代以后称做渠江。

通江县除米仓道走诺水河外,还有一条走大通江的古道,称做汉壁道,即汉中至壁州的古道。通江县在唐宋时期称作壁州。汉壁道亦称洋壁道(陕西洋县至四川通江)。民间传说唐代武则天曾在诺水边居住,明建文帝被朱棣推翻后曾流落川陕两地,走的就是洋壁道。

大通江水系发达,可通航行船。古代有槽船运输,唐代白石县出金丝楠木,槽运走水路,上至保宁府(阆中),下至渝州,都是重要的水运通道。大巴山南坡的金丝楠木,材质优良,是高端建筑材料,尤其为宫殿建筑主材,一向由皇家垄断。而通江县内的金丝楠木很多,老百姓也会偷伐,卖给下游商家。不敢公开买卖,私下里砍伐买卖,把它叫做马桑树,以躲避官府追查。

张老师称,小时候亲眼见过渔船队,一住十几天,晚上灯火通明,渔民养水獭抓鱼。很神奇。

通江地区的古道,还有荔枝道,由重庆、涪陵转运到通江,走缽溪,澌波。著名的得汉城,在今永安镇,也在洋壁道上,曾是萧何追韩信到过的地方。药王孙思邈曾在九浴溪炼过丹药,古时洋壁道上药铺很多,跟出产各种珍贵药材有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推荐阅读

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