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巴州区委、区政府坚持将卫生健康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工程高位推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医疗卫生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深化改革整合资源。坚持以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1+3+N”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区级公立医院与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等知名机构加强合作,组建15个专科联盟,设立6个博士工作站,推动学科融合与人才集聚。建立区乡医疗卫生机构结对帮扶机制,通过共建联合病房、共享专家门诊、共建资源共享中心,推动优质资源有效下沉。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全区县域内住院率持续稳定在93%以上。与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合作,创新开展本土村医定向培养30名。 建强体系优质服务。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成功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建成省级区域中医康复中心、医疗中心各1个,拥有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24个。先后招引人才359人,新增员额编制660个,51人获评省市级名医等人才称号。“一次挂号管三天”“信用就医”“入出院一站式服务”等便民举措深受好评。市中医医院“‘人才强院’战略赋能高质量发展”“美丽医院”建设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老年人友好型就医环境入选省级案例。深入开展集中整治,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22项,门诊、住院满意度分别达97.78%、98.56%。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3个、省级特色科室3个,4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建成26座中医馆、46个中医阁,实现中医药服务方便可及。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通过省级评审。 医防融合筑牢防线。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区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疾控机构。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综合防治,坚持“医、防、管、护、教”五位一体推进。立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组建“4+N”健康管家团队386个,针对重点人群实施“红黄绿”三色分级管理,重点人群签约率达100%。广泛开展“健康知识村村讲·卫生惠民进万家”活动,居民健康素养持续提升。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深化“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区级公立医院设置精神门诊、睡眠门诊,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儿科诊疗服务,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加强妇幼健康保障,为全区适龄妇女、新婚及备孕夫妇免费提供“两癌”筛查、婚前医学检查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老年人医康护养服务水平,建成医养结合机构2个,开展“健康敲门”行动,入户为失能老人提供健康服务。巴州区全面落实二孩三孩家庭孕产检补助、育儿补贴等政策,累计建成婴幼儿托位4126个,普惠托位占比达到88%。 融圈建链培育产业。加快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建成省五星级中药材园区1个、市级中药材园区2个,引进培育精深加工企业5家,研发中医药大健康产品14类,获得全国独家药品批文6个,“巴州川明参”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市中医医院研发院内制剂10个,创新开发药饮、香囊、药枕等健康产品9个,形成多元化产品体系。建成规范化流通网点25个,规划建设现代化中药材仓储冷库,形成覆盖城乡的流通体系。深化医旅融合,成功创建天马山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七彩世界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巴州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培育壮大医药健康产业,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大中小同上一堂思政课” 活动在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举行。本[详细]
11月4日,市科协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会。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朱轩出席并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