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第五批)》的通知,通江椴木银耳古法种植入选。 通江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通江银耳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贵及明清。光绪年间,人工培育成功并大规模种植,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就此诞生,沿用至今。通江银耳采用原生态椴木栽培技术,遵循古老的种植技法:砍山、铡棒、架晒、接种、发菌、排堂、管理、采摘、制作等环节,各道工序一丝不苟、环环相扣。 近年来,通江县细分产业赛道,聚焦银耳育种和食用菌种植、精深加工三个重点环节,突出通江银耳新菌株、通江银耳(食用菌)、食品饮品、药品保健品、美容化妆品5个标志性产品,开发休闲食品、饮品等特色高品质产品;招引头部企业,紧扣三大主攻方向、九条细分赛道,精准对接,引进实力企业深度介入通江银耳全产业链开发,不断提升通江银耳市场竞争力。到2027年,力争培育壮大通江银耳全产业链新型经营主体30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示范专合社5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 |
5月28日,巴州区卫生健康局组织召开2025年度临床用血安全管理会暨输血科(血库)从业人员上岗培[详细]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燃”!为切实保障采供血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守护每一袋“生命血液”的运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