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中市疾病预防控制局与市气象局在前期合作基础上深化联动,围绕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预防为先、精准服务”核心目标,正式升级《气象与健康协作机制协议》,以跨部门协同之力打通健康服务“前置防线”,为省级“健康+”融合发展提供基层实践样本。 作为巴中市2025年卫生健康重点攻坚任务之一,此次协议升级聚焦“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的转变。双方将依托气象数据实时监测网络与疾控流行病学调查体系,建立“气象因子-健康风险”动态关联模型,针对高温中暑、低温心脑血管疾病、过敏性疾病等气象敏感健康问题,推出“72小时预警+区域化干预建议”服务模式——在中心城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气象健康服务站”,在县域针对农业从业人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推送定制化健康提示,实现风险预警与基层健康服务的“无缝衔接”。 在协作内容上,协议进一步细化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政策标准层面,将联合制定《巴中市气象健康服务规范》,明确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基层响应机制及效果评估指标,填补川东北地区市级气象健康服务标准空白;应急联动方面,建立“气象预警-疾控响应”快速通道,针对暴雨、寒潮等极端天气,提前启动疾控物资储备、重点场所消毒消杀等前置措施,避免灾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科普宣传则结合“健康巴中”全民行动,策划“气象与健康”主题宣传月活动,通过短视频、社区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气象敏感疾病预防知识,提升市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协议特别强调科研与实践的深度融合。2025年,双方将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巴中市中心医院等科研机构,开展“秦巴山区气象因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关联”专项研究,通过分析近年气象数据与疾控病例数据,探索区域特色疾病的气象预警阈值,为全国同类山区气象健康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巴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气象+疾控”协作升级,既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巴中市2025年推进“健康服务下沉、风险精准防控”的关键举措。下一步,将以协议落地为契机,持续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让气象数据真正转化为守护市民健康的“前置哨点”,为建设“健康四川”贡献巴中力量。 |
2025年9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在巴中市恩阳区文治实验小学热烈开展。作为2025年巴中市[详细]
为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切实解决家长在接送学生期间遇到日晒雨淋的实际困难,近日,巴中市综[详细]